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传承千载的界首民间刻花彩陶

发布日期:2013-08-27 浏览次数:1544

 内容摘要:在安徽省西北部,淮河支流颍河的界首段南岸田营镇的“十三窑”,传承千年的界首刻画彩陶却顽强地生存下来,至今延承不断。这花花绿绿、刻刻画画的彩釉陶艺,已成为淮北地区悠久历史的缩影和地域文化的切片。

    不知不觉中,釉陶器的日用品地位已经被瓷、玻璃、塑料和不锈钢材质的物件所取代,除了任凭雨打风吹的建材和盛土施肥的花盆外,釉陶制品几乎与现代生活绝缘。可在安徽省西北部,淮河支流颍河的界首段南岸田营镇的“十三窑”,传承千年的界首刻画彩陶却顽强地生存下来,至今延承不断。这花花绿绿、刻刻画画的彩釉陶艺,已成为淮北地区悠久历史的缩影和地域文化的切片。
悠远的身世
    如同保存葡萄的最好方式是把葡萄酿为美酒,保存岁月的最好方式,是把岁月转变为可触摸的物品,再加上独具地方特色的制作工艺和观赏性,这或许是界首彩陶在基本失去实用功能后,得以延续至今的根由。
因无皇家御用品的显贵身世,界首彩陶工艺并无文献的确切起源年代记载。1999年,在淮北市柳孜古运河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的完整器,为其始烧年代提供了实物见证。界首彩陶较为成熟的制作工艺,最晚出现在宋代。
    巩县是唐、宋三彩主产地之一,距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不足百里。在以水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顺着颍河流淌的不仅是中原腹地丰饶的物资,更有粲然的文化和工艺。界首彩陶在铅釉上随意淋上几滴釉水,经烘烧后融淌洇散,自然形成或绿、或蓝的流釉,如水落深潭、云霭出岫,显然取自唐、宋三彩的艺术风格,此手法一直延用至今。
    三彩艺术的渗入,使界首彩陶不仅具有江淮文化的特征,也兼具中原文化的烙印,更加生气盈盈。因古代界首彩陶属不易长期保存的低温铅釉陶,有确切记年的隋唐时期佐证实物,至今仍有待发现。
    翻开手头的“界首陶瓷”画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只古董级陶器,但年代最早的只标注了“明代”。年深日久,在岁月的无情滴答声里,这些古老器皿的彩釉已成片剥落,裸露的胎底变得有些晦黯。残釉着黄染绿,如深秋的树冠,而胎露处该是树冠的婆娑身影。也就几十年光景,一些近代的陶制品也已釉脱彩落,土尘蓬蓬,老态毕现。界首彩陶生命力的脆弱由此可见一斑。
取材的便利
    欣赏古老的手工艺,如同欣赏音乐,一进入即换了一番天地。走进位于界首市颖河北岸的工艺陶瓷厂,在界首市文博馆员赵冰的引领下,径直来到一堆貌不惊人的黄泥旁。
    莫非精美绝伦的界首彩陶,其前身就是这不起眼的黄泥巴?看出了我的疑虑,一旁的赵冰介绍: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取自当地出产的黄胶泥,其分布面积占界首市土地面积的七成以上,可谓得天独厚。被窑工称之为“黄河淤”的黄胶泥,是指黄河泛滥之后沉积的粘土。由于水流的作用,颗粒细腻,可塑性强的淤土冲至颍河的界首段,而目前黄河流域的泥土由于含沙量大,只宜作沙陶之类的“粗路”活。
    这陶土得经过三至五次精选、粉碎、浸泡,再手工揉和搅拌成均匀、柔软、细腻和稀稠适度、软硬适中的胎泥,泥的胶性在练泥的过程中就充分释放,减少烧制时炸胎的可能。轻轻抚摸这黄泛之土,有一种肌肤相亲的感觉,仿佛传递着幽远年代的热度和脉动。
    历史上著名的界首彩陶“十三窑”,无一例外地分布于黄胶泥最为富集、最为细腻的田营镇。界首彩陶最外层的“白土”,出自安徽萧县的白龙山,挂在泥坯表面打底的灰色粉状土被称为“粉土”,为当地独有,其不仅填补了坯体的瑕疵,还起到使釉料不至于在烧制中剥落的作用。这“白土”与“粉土”出窑后分别呈绛红与浅黄色,这风貌可是界首彩陶独有的文化密码。
得益于取料的便利,界首陶器曾经是当地及周边乡民广为使用的地道土产,成为当地窑工和艺人借以维持活路的生计。赵冰说,早期的界首陶就地取材,多为绛红单色釉的盆罐瓶壶,大多为百姓的日用品。
独特的工艺
    在设于旧厂房内的展览馆里浏览,只只陶器如涂抹了浓烈而厚重的油彩,瑰丽夺目,流光溢彩。借着灯光,釉面上光影摇曳,似汪洋中灯塔的闪亮,粲然一闪间呈现着淋漓的华彩。
    愈是边远地区,民间文化保存的愈是完整和纯粹。界首彩陶扎根于淮北地区民间剪纸和木版年画的沃土,刻划工艺是其有别于其它窑口的最大特点。先要将胎泥拉坯成型,眼下用的是电动成型轮,而过去使用脚踏转轮,其轮盘是用泥巴掺猪毛制成。在阴干修整好的胎体上,分别施粉、白化妆土,再用竹签刻划出花鸟鱼虫和戏剧人物等,刮剔去线纹以外部分后,露出作为花纹地子的粉土,界首彩陶集绘、刻、划、剔之大成。岁月在刻花这道工序的作为并不多,界首彩陶的手工刻花方式至今仍原生态地保存着。
    受当地民风民俗影响,界首彩陶艺人主要以身边的事物为创作题材,画面生动传神。在创作中,艺人们更注重取其神和意,而不拘泥于外形的准确。尤其由工艺美术大师卢山义首创的“刀马人”最具当地民间艺术特征。
    在工艺陶瓷厂,许多素烧出窑后的砖红色刻花陶,兵马俑般整齐排列着,再经挂釉后第二次入窑烧制方成。界首彩陶的着色剂用料独特,除以铜和铁为主料外,还加入了石英粉,经烧制后产生独有的色泽。三彩刻划鱼盆是界首彩陶的代表器型,其内外施釉,盆底刻鱼,在荡漾的水波中,刻划的鱼如游动般。当地至今还流传着“鱼盆圆又圆,出在沙河(颍河的俗称)南,有人买了去,富贵万万年”的民谣。
    从选料、练泥、制坯、干燥到刻花、施釉、烧制,界首彩陶形成了一整套独门技艺,其每一道工序、每一件工具都如一棵葳蕤的小草。只有珍惜并保护好每一棵小草,我们才能永远拥有整个草原。
不变的传承
    制陶一定比赏陶更幸福,赏陶只是欣赏别人,而制陶却是挖掘自己。见到卢山义之子卢华时,他正精熟老到地摆弄着手中的陶泥,这黄色的泥巴似乎与他浑然一体,气息相通。这位今年48岁的陶工,七八岁起就跟随父亲学打坯、烧坯。卢华对界首彩陶的理解,一半化在陶器的外形上,一半潜在地域文化中,后一半不容易看得见。
 
    刻画是一种变幻想为现实、变瞬间为永恒的魔术。卢莉华凝神运腕,线条从笔尖流出,如茧吐丝,勾勒出一个个神气飞扬的古老人物。有时,笔锋疾转,让人陡生意外,忙伸脖窥视:莫不是此刻她的心中又腾起了新的灵感?卢莉华说,学习前人技艺可不能照猫画虎的“克隆”,她自己不临画,而是观画,看戏,把一招一式记于心,至今她能默刻100多种不同造型的刀马人。
    卢莉华边上,一名姑娘在专心剔花,刮刀在纵横交错的丰繁线条间游走,似乎能听到刀扫陶胎的嚓嚓声,大有枝乱我不乱,从容看万条之势。
    一种文化受到其主人的轻视才是死亡的开始。界首彩陶的根在民间,但寥若星晨的传承人一旦撒手此技艺,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则会成为广陵绝响。好在还有卢氏兄妹等少数艺人坚持着,他们学得很苦,然而传承一门古老技艺也如炼丹,只有不断锻造才能日益精纯。
    2006年,界首彩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确定了传承人。从此,界首彩陶走上了复兴之路。当地政府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已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意义的民间艺术,进行了扶持和传扬。
只因打小就崇拜岳飞,本欲购得卢氏兄妹正在刻制的“岳飞大战金兀术刀马人瓶”,却被告知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得一星期,而且成品率不足六成。走出陶瓷厂时,竟产生了失去般的离别感,心中有些怏怏然。
    离开时,我回首向卢家兄妹告别,感谢兄妹俩的倾心尽力和顽强坚持,为我们保留了一个绵延千载的古老技艺,留下一个真切而完整的民间文化。(作者:《铁道报》陈凯;资料提供、责编: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