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界首彩陶 挖掘保护传承薪火

发布日期:2013-08-27 浏览次数:1320

 内容摘要

  阜阳日报8月8日报道 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首彩陶,已经是界首市享誉中外的一张文化名片。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一发源于唐宋时期的陶器烧制工艺,在传承方面目前却依然不容乐观:销售、制作较为“小众化”,传承队伍后继乏人……如何使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得以薪火相传,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大师一身绝活却后继乏人
  
  作为界首彩陶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卢莉华,可以说是“刀马人”的新“掌门”。但就是这样一位彩陶界的大师,却遭遇了一个不小的尴尬。
  
  今年上半年,卢莉华的一位亲戚来到她的彩陶工艺厂,打算让自己的孩子跟随卢莉华兄妹学习彩陶制作。然而,正当卢莉华打算将自己一身技艺倾囊相授的时候,她的这位新徒弟却打起了退堂鼓——不学了。“他觉得整天和这些泥巴打交道太苦,也不体面。”卢莉华告诉记者,就这样她的非遗工艺传授计划,这次持续了一个多月,便戛然而止。
  
  卢莉华所遇到的尴尬,是界首彩陶工艺在传承中后继乏人困境的一个缩影。
  
  卢莉华告诉记者,在她的工艺厂里,正式参与彩陶制作的工人有十几个,学徒更不知道收了多少个,这些学徒、工人中也只有曹振亚、卢文龙等为数不多的两三个人,能够在拉坯等某些环节的制作工艺上算得上“学成出师”。
  
  “学习彩陶创作工艺,首先就要和泥巴打交道,大多数人觉得太脏,而且学这行也赚不了大钱。”卢莉华说,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师学艺。此外,彩陶创作工艺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虽说初学时上手很快,但要想掌握纯熟的工艺,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修习,这就导致很多原本对彩陶抱有兴趣的学徒,因缺乏坚守的耐心,最终半途而废。
  
  对于这一困境,界首彩陶另外一位大师王京胜也深有感触。身为界首彩陶工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京胜带过的学徒更是数不胜数。但他的这些徒弟中,能够说得上习得其真传的,却寥寥无几。用王京胜的话说,“我的徒弟中,都已经有两个去世了。”但自己的一身绝活却迟迟未能更好地传承。“这些泥坯,都是好几十斤,制陶前都要先用手揉制,现在的人还有几个愿意这样干。”王京胜无奈地说。
  
  市场还待开发彩陶艺术大众欣赏
  
  “界首彩陶还有待于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去认识、欣赏。”对于界首彩陶制作工艺的传承困境,王京胜分析说,目前,界首彩陶更多的还是以公务礼仪性等用品形式走向市场,一方面作品销售受政策影响较大,同时也很难以商品形式走向普通民众,这就给彩陶制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障碍,进而限制了工艺传承队伍的扩大。
  
  王京胜所说的问题,在卢莉华的彩陶工艺厂,也同样得到了体现。
  
  卢莉华告诉记者,她的彩陶工艺厂去年全年销售收入在80万元左右,但这些作品的销售主要是以公务礼仪性用品来实现的,因此,随着今年政策出现变化,她厂里今年以来的销售收入也受到了影响。
  
  卢莉华告诉记者,她和厂里的技术人员在传统的界首彩陶创作工艺上做出了不少创新——不仅突破了传统原有的红、黄、绿等传统釉色,作品器形上也有了不少改进,按理说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标准,但由于销售对象范围的狭窄和市场开拓不够,厂里今年的总体销售收入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
  
  “我们倒不是想赚更多的钱。”王京胜说,彩陶作品迟迟不能被更多的人赏识、认可,才是界首彩陶非遗传人更关心的,因为作品一旦不能被更多的民众赏识,也就意味着彩陶创作业很难有更多的资金支持。“虽然不是为了赚钱,但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也就很难去引导更多的人去学习、传承这项工艺。”
  
  加大投入实现非遗技艺薪火传承
  
  7月18日,界首职业高中的学生,迎来了一堂风格独特的授课——界首彩陶制作。而他们的授课老师,正是王京胜。
  
  事实上,作为界首彩陶工艺大师,给在校学生授课已经成为王京胜在陶器创作外的一项“常规”工作,让非遗传承人向学生传授非遗工艺,也是界首对彩陶工艺实行活态传承的探索之一。
  
  为了破解界首彩陶在传承中的各种困境,界首市专门组织人员奔走在河南省郸城县、沈邱县和市里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了人物专访和表演技艺的拍摄,以及科学规范的录音、录像和摄影,目的就是建立彩陶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档案和数据库。
  
  同时,界首市在建立“界首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界首市彩陶研究所”和“界首彩陶研究会”等非遗保护机构的基础上,还先后建成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界首彩陶博物馆”、“界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截至目前,该两馆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10万人次。
  
  “今年底前,我们还要完成2000册《界首陶瓷》、3000册《中国界首彩陶发展论坛论文集》以及2000册《界首史话·界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集》和20000余份各类界首彩陶宣传画册的出版发行。”界首市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界首彩陶工艺的薪火相传,界首市将加大对彩陶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力度,在去年加大对彩陶文化产业资金扶持力度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投入500万元,用以对外招商引资,建立界首彩陶文化园。本报记者高楠/文 曹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