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实施党员联户制度 推动农村党员作用发挥
发布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359
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效,界首市依托“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法,建立党员联户制度,推动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群连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精准识别,科学建立包联关系。印发《关于在农村建立党员联户制度的通知》,基层党组织根据党员能力、居住远近、亲朋关系等实际情况,结合党员、群众意向,研究确定本地党员联户实施方案。以村级网格为单元,精心挑选部分政治素质高、宗旨意识强、带动能力强的党员,以党员、群众双向选择和党组织指派的方式,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包联脱贫户、重点户等,建立包联关系。鼓励外出党员与外出群众建立联系关系,力所能及的帮助外出群众更好工作和生活。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21名农村党员包联各类重点户981户。
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包联作用。结合实际,通过深入调研和征求意见,明确联户党员履行政策宣传、工作动员、走访了解、反映诉求、矛盾调解、倡导文明六项职责,建立任务清单,帮助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和群众问题解决,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广泛动员农村党员亮身份、当先锋、办实事,以多种方式深入村组户、深入群众,把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作为党员联户的根本,努力解决好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自今年8月份联户制度实施以来,已开展各类政策宣讲5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条,调解矛盾纠纷16余起。
强化组织,切实提升包联实效。坚持由点及面、有序推进,先行在4个乡镇进行试点,总结推行过程中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再逐步完善推广。把“党员联户”作为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通过多种方式激发联户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持续性,变“让我干”为“我要干”,探索建立联户党员工作评价机制,对素质过硬、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联户党员,优先推荐为评先树优对象。同时,将“党员联户”工作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压实工作责任,规范制度执行。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农村党员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员联户制度取得实效。(张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