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界首市:“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0-04-19 浏览次数:1949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界首市探索建立了“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即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村(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之间有效衔接、作用发挥;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协商形式,织牢村(居)网,划定村组格,以户区为载体、“十户”为单元、户长为纽带,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 示范带动

界首市切实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对各类组织的领导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

“疫情没有结束,防控不能放松。大家要树立安全意识,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错峰祭祀,提倡文明出行;要自觉维护祭祀场所公共秩序,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在林地、公墓内违规用火,营造安全有序的节日环境……”界首市泉阳镇王付全村党员干部王宗义利用午饭时间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知识。

清明节期间,泉阳镇王付全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响应移风易俗、不忘防疫的号召,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做文明理念的倡导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传播者。

建强群团 合力共为

“群众组织力”是党不断发展的源泉。为进一步调动各类群众组织的积极性,界首市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辖区内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1+N”工作组织体系,促进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之间有效衔接、作用发挥。

“这是我们收集的几个巷道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一共5条,请及时研究。”日前,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乡贤理事会成员黄德礼把近期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反馈至村委会。

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乡贤理事会12名成员由群众推选组成。在村党组织带领下,乡贤理事会成员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村庄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村级各项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至村干部。同时,在村级实施重大项目或开展重大活动时,乡贤理事会成员全程参与,建言献策。目前,作为群众“代言人”的乡贤理事会,已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5条,协助村“两委”为村民办实事15件,解决难题8件,组织开展文化活动11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许。

十户联治 群防群治

为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界首市按照“就近、方便”原则,结合群众居住区域特点,采取连户型、单元型、巷道型等模式,按十户左右划分户区,每户区推选1名户长,组织带领户区内群众开展政策宣传、法制教育、意见收集、邻里互助、平安建设、信访维稳、便民服务、环境治理、产业引导、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践行文明乡风等活动。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是邻居,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为了一点小事伤了邻里和气,不值得……”

穆得国是芦村镇穆寨自然村第四户区的户长,在得知户区群众穆得志和穆从勋两家因宅基地纠纷,而吵得不可开交一事后,主动上门,分别做起了两家人的思想工作,劝导他们要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伤了和气。在穆得国的耐心劝导下,两家人都认识到了各自做法的不妥之处,最终双方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各退一步,并达成一致协议。

界首市芦村镇穆寨村现有人口1172户4312人,在“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中,该村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建立“行政村、自然村、党(村民)小组、户区”四级网格体系,科学界定职能,培育多元主体,形成工作合力。在村级党组织的带领下,户长带领户区群众组织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法制教育、邻里互助等活动,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干群同心、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治理工作也只有在党建引领下,坚持群众主体地位,通过汇聚群团、社会组织合力共为力量,才能更好发挥“乘数效应”,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走出一条务实高效的基层治理之路。界首市“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机制为基层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着力探索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道墙”。